您好,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!老站,搜索引擎当天收录,欢迎发信息
免费发信息
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> 延安分类信息网,免费分类信息发布

延安生态文明建设:发挥革命精神 引领绿色经济

2024/2/9 8:58:07发布24次查看
【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】
发扬革命精神 引领绿色经济
——延安生态文明建设纪实
光明网记者 王丽媛 光明日报记者 张哲浩
寒冬腊月,记者从延安出发蜿蜒西行,来到“腰鼓之乡”安塞。
在城南3公里处的冯家营民俗文化村,头裹白羊肚毛巾、身穿羊皮坎肩的鼓手们在湛蓝的天空下,打起腰鼓跳起舞,依旧红绸翻飞、鼓声如雷,但却少了昔日黄土飞扬的场景。如今延安的林草植被覆盖度达到87.8%,已很难找到裸露的土地,安塞县政府只好专门辟出一块黄土地,作为演出的舞台。
这只是延安生态文明建设壮丽篇章中的一个小插曲。
有人断言这里不适合生存
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,孕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。延安又是一块贫瘠的土地,凛冽北风挟裹着风沙肆虐的景象常有。
20世纪末,延安市水土流失面积高达2.88万平方公里,占总面积的77.8%。土壤侵蚀模数达每平方公里1.53万吨,年入黄河泥沙2.58亿吨,约占入黄泥沙总量的六分之一。
延安市黑家堡镇胡家村退耕前(上图)与退耕后(下图)对比。延安市委宣传部供图
春季,大风从坡上刮过,黄沙遮天蔽日,数日不止。“山是和尚头、沟是千丘丘、三年两头旱、十种九难收”,“下一场大雨流一次泥,种一茬庄稼剥一层皮”,是当时延安生态的真实写照。
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考察延安后曾断言: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。但是,在这片黄土高原上生存了上千年、又磨砺出了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精神的延安人,不会退缩。20年前,他们走上了退耕还林的艰难道路。
绿色推移四百公里
现在延安市吴起县林业局工作的吴宗凯,是1998年吴起县“封山禁牧、退耕还林”时走马上任的县退耕办主任,后任林业局局长,这一干就是20年。回首往事,他感慨万千:“从1999年开始,我们每年都栽树。吴起干旱缺水,树苗成活率不高。一次栽不活就补种两次、三次,甚至五次、六次,就是这样不断地坚持,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244.79万亩,在吴起大地真正完成了一次植被覆盖。”
树苗成活,黄土退却,过去20年一直在持续。特别是最近几年,中央将建设生态文明、推进绿色发展视为人民福祉,延安人的干劲儿更足了。延安市退耕办主任仝小林告诉记者,2013年,延安率先在全国启动了新一轮的退耕还林,自掏腰包把25度以上剩余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。
2017年,延安市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6.35%,林草植被覆盖度达到87.8%。最新卫星遥感图显示,陕北地区绿色整体向北推移了约400公里,延安版图的颜色变得更绿更深。退耕还林后,延安的沙尘天气明显减少,城区空气“优、良”天数从2001年的238天增加到2017年的313天。
“20年前,这里山上几乎没什么树,刮个风眼睛都睁不开,下午3点就得开灯。老百姓做饭连木柴棒都没有,只能掏蒿子来烧。”吴宗凯亲眼见证了这片土地上“绿色革命”带来的巨变。
裸露的黄土山峦、满眼的风沙,如今已成为绵延的青山绿水、满目的林海。“到了外地读大学才知道,人们对延安的了解要么是红色革命圣地,要么是沟壑纵横、黄沙漫天的恶劣生态环境,真希望人们都能重新认识她。”曾在海南上学和工作的延安人史絮,看到家乡的变化,毅然回到延安。
改变的不只是山水
20年矢志不渝地退耕还林,不仅改变了延安的生态环境,还改写了延安人民面朝黄土背朝天、广种薄收、靠天吃饭的历史,对延安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。
为了绿水青山,20多年来延安人汗洒黄土高原的沟沟峁峁,植绿荒坡、播撒希望,他们在黄土高原营造林海,用忠诚和执着续写了延安精神。
“因为国家有退耕还林的补助,农民的收入不降反增,劳动力也腾出来了,孩子们都去上学,村里这几年不仅出了大学生,还出了研究生、博士生。”曾任南泥湾村妇女干部的侯秀珍告诉记者。
87.8%的林草植被覆盖度和46.35%的森林覆盖率为延安群众发展绿色产业提供了良好自然条件,每年产生超百亿元的生态服务和绿色食品。
家住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镇的张彦斌承包了一片大约200亩的水坝,他说:“20多年前这就是一个臭水沟,下雨路都不能走,如今生态好了,路也通了,我2014年就承包了这个水坝养鱼,现在一年就能产40万斤鱼,年盈利160万元,而且全是绿色食品。”
在绿色产业的支持下,农民收入从退耕还林前的1356元,提高到了2016年的10568元,实现了生态建设和农民增收的双赢。
此外,生态的隐性财富也在快速累积。
2015年,经委托北京中林资产评估有限公司,对延安市森林资源进行了评价和评估,结果显示,2015年全市森林资源资产总价值为5847.5亿元。2017年,延安森林旅游全年共接待游客200余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1.6亿元。
如今的延安山青水绿,天蓝民富,这都得益于国家对生态建设的重视。历史在过去的革命战争年代给新中国留下了“红色延安”的印记,也必将在未来为新中国“绿色延安”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。
《光明日报》( 2018年01月30日 01版)
来源:光明网-《光明日报》
延安分类信息网,免费分类信息发布

VIP推荐

免费发布信息,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-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-2
企业名录